10月16日,第12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职教专家围绕“在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受邀进行学术报告。
此次论坛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台湾中华劳促会、台湾劳动人权协会主办,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承办,《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协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流模式,设北京市主会场和台中市分会场,并同步在网络上直播。
段福生校长以《乘数字经济时代之势 办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为题,与两岸职业教育同仁们分享了他对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职业院校如何应势而为,办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的理解。
段校长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拉动内需、稳定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作用,观点鲜明地提出:1、培养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是职业教育的职责使命;2、用人才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3、用保就业来稳住经济基本盘是职业教育的作为担当;4、办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的目标追求。
段福生校长结合昌平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办好“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的昌职方案:1、创设数字化育人生态是活力之基;2、加快专业数字化改造是动力之源;3、构建数字化线上培训体系是必由之路;4、推进数字化校园治理是立身之本。
段校长的主旨演讲引起了两岸职教专家的共鸣,认为报告站位高、视野广,紧扣时代脉搏,既把准了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与痛点,又具备未来视角,对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精准分析,对职业院校未来的改革发展很有启发。大家表示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不断增进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互学互鉴,进一步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实现发展。
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孙善学,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荣誉理事长李超群分别代表两岸主办单位致辞。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方乃纯发表主旨演讲。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骆沙鸣,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陆春阳,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江吉彬,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理事长杨国德,台湾明道大学副校长周建明,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罗元宏,台湾亚洲大学数位教学讲师邱士芸等职教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此次论坛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台湾中华劳促会、台湾劳动人权协会主办,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承办,《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协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流模式,设北京市主会场和台中市分会场,并同步在网络上直播。
段福生校长以《乘数字经济时代之势 办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为题,与两岸职业教育同仁们分享了他对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职业院校如何应势而为,办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的理解。
段校长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拉动内需、稳定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作用,观点鲜明地提出:1、培养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是职业教育的职责使命;2、用人才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3、用保就业来稳住经济基本盘是职业教育的作为担当;4、办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的目标追求。
段福生校长结合昌平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办好“产业企业期盼的职业教育”的昌职方案:1、创设数字化育人生态是活力之基;2、加快专业数字化改造是动力之源;3、构建数字化线上培训体系是必由之路;4、推进数字化校园治理是立身之本。
段校长的主旨演讲引起了两岸职教专家的共鸣,认为报告站位高、视野广,紧扣时代脉搏,既把准了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与痛点,又具备未来视角,对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精准分析,对职业院校未来的改革发展很有启发。大家表示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不断增进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互学互鉴,进一步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实现发展。
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孙善学,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荣誉理事长李超群分别代表两岸主办单位致辞。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方乃纯发表主旨演讲。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骆沙鸣,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陆春阳,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江吉彬,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理事长杨国德,台湾明道大学副校长周建明,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罗元宏,台湾亚洲大学数位教学讲师邱士芸等职教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背景链接: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于9月19日开幕。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项交流活动,主会场设在厦门。论坛设置了论坛大会和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版块34场活动,其中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属于文化交流版块,论坛通过学术报告、专家座谈等方式,就两岸共同关注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开展学术讨论,以增进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