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项目办公室主任肖蕾的陪同下,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秘书长米歇里克来校访问,了解学校的中德合作项目。昌平区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科科长张冰、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马鑫、巴符州教育部代表朱稼、学校校长段福生及相关领导接待了来宾。
来宾们先后参观了学校中德汽车教育文化交流中心、IT产业人才孵化基地、中西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曹继桐烘焙文化艺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室、航空实训室等各专业实训基地。米歇里克先生对学校的环境、文化、专业建设及办学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后,米歇里克先生一行在学校主楼第五会议室进行了交流座谈。段福生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米歇里克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段校长指出,学校2005年开始与德国巴符州教育部、巴符州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辛根市赫恩特维职业学校开展合作,通过双方努力,在人才培养观、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顺利召开,对中德职业教育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此大背景下,学校汽车系将与德国巴符州继续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从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教育体系等方面不断深入,打造职业教育领域中德合作项目的新品牌。
同时,学校副校长郑艳秋对学校的整体办学情况以及中德合作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她提到,十年来汽修专业与德国开展深入合作,给教师、学生、课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二是教师的职业观、教学观、人才观得到了进一步转变,专业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5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23个奖项,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方法、专业技能方面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四是中德合作促进了专业发展,汽修专业成为北京市示范专业、北京市汽修专业教师培训基地,《“校企一体、教产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最后,米歇里克先生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在参观的过程中对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了昌职将德国双元制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本土化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学校汽车系与德方的合作,充分的展示出了一个优秀的典型合作案列,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合作模式,值得推广;并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德国各州与学校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
当日下午,米歇里克先生一行参观了校企合作企业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并与企业领导、汽车系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及汽车系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企业也对学校汽车系毕业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深化职业教育领域中德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学校将在此大背景下,在原来中德合作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持续与德国教育部门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交流,进行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