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展现了学生对文化课的理解和态度,并结合在师生中开展的调研抛出了系列问题:文化课对中职学生而言是否是必须的?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应该怎样上?文化课能够给学生提供哪些发展动力等等,引发教师们重新审视文化课的价值,深刻思考职业教育的尊严。
紧接着,三位公共基础课教师以同一起网络热门事件为背景,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进行了教学展示。潘娇一老师以《大数据时代的现象和本质》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网络事件中的关系,启发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张学亮老师带领学生分析了“路怒症”中的数学原理,他将事件还原成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路程和时间,引导学生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张建华老师则透过该网络事件,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观点并撰写新闻评论。
随后,学前教育系刘凤芝主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养等方面展示了学前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李建宇老师阐述并分享了语文课的底色不容忽视的观点。
郑艳秋副校长以《为了有价值的职业教育 为了职业教育的尊严》为主题进行演讲。她运用丰富的事例阐述了何为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尊严,倡导通过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道路来实现职业教育的梦想,并希望教师们积极地行动和改变,在实践和改革中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最后,段福生校长发表讲话。段校长对各位老师积极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探索课程价值表示赞赏。他提出教学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学生的学习上,希望教师能转变思想,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课堂的宽度与厚度,打造学生爱问、爱学的课堂。同时,段校长希望教师把自身价值和学校价值有机结合,要紧抓教研,不断创新,在教育教学中赢得出彩的机会,实现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