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见基质价目表
基质种类 规格 单价(种币)
草炭(国产) 0.2立方米/袋 6
草炭(进口) 20公斤/包 100
蛭石 0.2立方米/袋 15
细沙 1立方米/袋 80
珍珠岩 0.2立方米/袋 12
腐叶土 0.2立方米/袋 10
锯末 0.2立方米/袋 5
陶粒 0.2立方米/袋 20
表2 常见园林栽培用具价目表
名称 规格 单价(种币)
苗盘 40*80cm 7
穴盘 72穴 6
穴盘 128穴 7
穴盘 200穴 8
营养钵 ¢6cm 0.05
营养钵 ¢15cm 0.1
营养钵 ¢13cm 0.1
营养钵 ¢16cm 0.15
营养钵 ¢25cm 0.2
瓦盆 ¢20cm 1.5
瓦盆 ¢25cm 2
在实施“四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真实环境是教学的基本保障,完成任务的真实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
学校园林专业实训基地占地369亩,有60栋日光温室、9000平方米自动化温室和700多平方米的组培室、2000平方米特色农产品(花卉)展销中心,拥有北京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的北京梦幻亿景园林公司,业务涵盖花卉、苗木的生产、销售、绿化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在《成苗生产》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四真”教学模式,采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企业组织形式,对人员进行岗位分工,诸如经理、财务员、库管员、技术员、销售员等不同角色。如在百合生产项目中,学生明确生产任务后,各小组经理组织本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讨论生产方案。首先由技术人员进行任务的分析,如栽培基质配比、用量,种球如何消毒、栽植密度的大小等,然后由财务人员根据技术人员的分析和教师提供的花铲、铁锹、种球、基质、肥料、药剂等工具材料价目表进行成本预算,最后经理根据本公司成员、资金的情况确定任务量,在经理的组织下共同完成生产实施方案,并在组间交流汇报后,确定最佳的生产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形成后,库管员组织本组成员领取生产工具、材料等做好生产前准备。经理负责与教师及组内成员进行沟通,组织成员进行生产活动,并对生产中关键问题进行决策。技术员组织大家根据百合生产月历进行定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拉网等操作,对出现的生长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制定、落实解决方案。销售员做好模拟销售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遇到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协调、指导,保证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把任务当成自己的工作,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由于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等都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创造更大的效益,能基本实现自我管理,减轻了教师课堂组织的负担,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技术层面的问题,进行技术辅导。
3.提交成果,评价反馈,追求结果的真实性
“四真”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包括真实的产品或服务,是可见的、实训基地生产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如百合生产任务中,当经过分级、包装的成品百合花上市后,得到客户的好评,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创业意识。
学生提交的成果不仅仅只有最后的产品,还有生产过程的文本文件,如讨论记录、生产计划书、生产过程记录表、生产资料使用记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等。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一方面要根据企业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级定价,使学生感受企业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交流,使学生勤总结、善反思,不断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展示工作成果,完成任务并不是学习过程的结束,要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达成教学目标,强化技能考核是重要手段。在《成苗生产》课程“月季生产”项目教学中,在完成整形修剪任务后,教师模拟职业资格证书---花卉园艺工考证中“植物修剪”部分的实操考核形式进行现场考核,把平时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进行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4.拓展提升,融会贯通,确保学生真提高
每个任务完成后,都要通过总结交流,深刻反思,使学生具备完成企业真实任务的系统思考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如在《成苗生产》课程中,学生完成典型的绿化花卉月季的生产任务后,就能解决鸢尾、芍药、牡丹等同类植物的生产问题。另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后,也能通过自我学习、相互协作等寻找解决途径,完成任务。如学生在完成“五一”花坛用花——一串红生产任务后,学生根据之前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能够通过修剪、施肥、控水等花期调控措施完成对一串红“七一” 用花的生产任务。实现“重复的是过程,不重复的是内容”,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增强了职业能力。
三、“四真”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保障
(一)符合“四真”教学模式的“双师型”教师
“四真”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是真正的“双师”教师。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能力,了解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愿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具有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要有企业经历,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组织形式、企业文化,了解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否则难以驾驭课堂。当然,如果学校确实缺乏“双师型”教师,也可以外聘行业或企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以满足教学的客观需要。
(二)符合“四真”教学模式的教学环境
1.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要具备先进的专业设施设备,具有完成真实生产任务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完成真实生产任务的条件,也应具备高仿真的模拟实际生产的条件。学生能通过参与真实生产任务的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习与职业活动岗位的“零”距离。
为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为教学实施提供完备的环境资源。例如,学生到达实训基地后,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任务、查阅资料,之后迅速变换学习场地,由教室进入工作地点,把静态教学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态教学。
如果学校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也可选择合作良好的符合标准的校外实训基地。
2. 开放与共享的“四真”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师生教学、交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如真实工作任务案例、立体化教材、实训指导手册、课件、企业或行业生产标准等。
(三)符合“四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条件,来选择有效的、恰当的“任务”,它可以是任务、项目,也可以是案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让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设计工作能力在“行动”中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
(四)符合“四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要突破传统知识、技能评价的束缚,建立以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内容方面,变单一的知识技能水平的评价为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二是评价主体方面,既要有教师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还可以引入行业企业专家评价机制;三是评价的形式,不仅要有单一的教学评价,更要有职业资格认证式评价、企业式考核评价。
四、“四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点
(一)真实的工作过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人
1.学生不仅学会技术,还学会了工作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主线,教学过程以完成任务为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展开现场学习,实现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是在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关注市场动态、学会选择和确定生产项目、统筹安排生产任务、与其他小组合理竞争、反思生产的经验和教训等,学生由学会单一技术操作到学会能独立安排、开展生产工作。
2.学生不仅学会做事,还学会了做人
在教学中,学生会进行成本、利润核算,虽然是虚拟货币,但通过这个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学生通过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爱心,责任感,更加尊重生命;在组织实施中,学生对材料节约,环保意识也加强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不同角色的转化和班级内、小组内的合作,切实提高了交流沟通、合作互助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学生能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在别人需要时能主动帮助他人。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与深化,不仅学会了做事,也学会了做人。
(二)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学生不仅提高了就业能力,还提高了创业能力
通过“四真”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来自真实的企业生产任务,学生完全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专业课的学习,这样学生既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在完成真实生产任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能深刻感受自我成功的成就感、深刻感受行业的需求、深刻感受企业的运行管理,学生创业欲望明显增强,部分学生基本具备创业的基础能力。
五、问题与建议
在实行“四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教学实施提供完备的环境资源。
3.有针对性的研究校企合作新模式,来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环境资源。
实践证明在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实行“四真”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其他专业的课程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或局部的“四真”教学模式的尝试,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素质不高、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等现实条件,走出一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