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与昌平区天通苑学校联合主办的以“劳动创造未来,科技展示新篇”为主题的“科技+劳动教育”职普融通校校企合作试点启动仪式举行。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德劳处处长左唳鹤,中国教育报职教部主任翟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技术教研室主任孟献军,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主任龙子昂、副主任褚铭,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丽梅、天通苑学区办主任史建中、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段福生、党委书记郑艳秋,副书记、校长丁云鹏,天通苑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涵,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联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创科技教育有限公司的代表,部分中小学校领导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与会嘉宾观看了《劳动创造未来 科技展示新篇》纪录短片,了解了项目设计初衷与愿景。
王涵校长致辞。她对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和合作企业表示感谢,期待通过“科技+劳动教育”的职普融通项目,携手为学生打通一条感知真实职业世界、理解科技应用价值、激发创新潜能、锤炼动手能力的成长路径,点燃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对劳动创造的热爱。
昌平职业学校肖亮副校长解读项目。她指出,项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以“校校企”三方共建课程、共享场景、共育人才为目标,通过建设前沿场景、研发融合课程、培育创新社团,探索为学生开辟多元成长通道,共筑职普融通育人生态的新路径。
丁云鹏校长与王涵校长共同为“科技+劳动教育”职普融通校校企合作项目签约。郑艳秋书记与天通苑学校董丽娜副校长为企业代表颁发捐赠证书。企业代表与天通苑学校师生代表共同为“无人机”“人工智能”“智能工匠”职普融通实训室揭牌。
王丽梅副主任讲话。她指出该项目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深化教育改革、探索育人新模式的前瞻性、示范性实践。区教委将提供政策支持、搭建合作平台、强化引领护航,希望校校企三方深化“科技+劳动教育”职普融通合作模式,为昌平区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左唳鹤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项目是落实国家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的创新务实之举。他希望项目继续深化内涵研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实践场景和育人模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努力将本项目打造成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职普融通协同育人”区域样板。
启动仪式后,与会领导还前往实训室观摩并感受学生在“科技+劳动教育”项目中的创新实践。
未来,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职普融通,扩大试点覆盖,优化协同机制,构建起“政府主导、职校搭台、企业赋能、普校落地”的协同育人新生态,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昌职智慧”。
“科技+劳动教育”职普融通实践是深化劳动教育、推进职普融通的创新方案。三方共建“无人机”“智能工匠”“人工智能”实训室,将企业真实设备与职业环境“搬进”中小学,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现代科技劳动形态。三方人员紧密合作,深度融合企业真实项目与新技术,开发《无人机工程师》《智能工匠》等课程,嵌入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科技实践中理解知识应用价值。三方共同培育“智能工匠”等特色社团,指导的8支赛队24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市区域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