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课堂 一样精彩——老师们线上课堂极创新有妙招

时间:2022/6/3 16:38:00

        自5月5日开启线上教学以来,至今已近4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扎实推进线上教学,各教研组开展云端教研,教师们大胆尝试、各显神通,创新线上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线上课堂“进度不停、质量不降、出彩不断”。

康静焱
        线上教学对专业课教学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学前教育系教师康静焱是一名年轻的专业课教师,教龄还不到2年,但她勇于探索新事物、并尝试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们最大化地感受到与线下教学同样的体验。
        康老师所教授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一门如何组织教学的专业实践课,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小组活动和展示互动。但是学生居家学习,经常独自面对电脑或手机学习,缺少交流协作,怎样让学生在线上课也能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呢,康老师想了很多办法。
        考虑到线上教学的客观条件和学生居家的实际情况,康老师对班级学情、独立课在整个课程中的定位、课程的最终目标、教学手段应用方面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她运用平台的“画中画”功能,教师与PPT同步出现在屏幕上,真实生动,拉近了师生之间“隔屏”的距离;利用腾讯会议的分组讨论功能,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随时进入小组指导,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袁晨雪
        信息技术系的袁晨雪老师,所教授的实用摄像专业课是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课程。线上学习一开始,袁晨雪老师就遇到了困难:学生居家学习,大多没有专业的设备器材,无法在课上运用专业设备进行实践操作。怎样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摄影设备开展更高效的学习呢?
        袁老师认真研究专业相机拍摄与手机拍摄的相似之处和参数设置,指导学生将手机作为主要拍摄器材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参阅教学微课视频,再用手机进行拍摄,解决了教学实践问题。但是,由于常用的线上会议软件的局限性,学生的参与互动环节始终不尽如人意。袁老师又开始琢磨,对比了多款类似软件,最终选用“UMU”互动教学平台来破解难题。
        袁老师认真研究平台使用方法和功能,除了编辑发布在线学习视频、图文课程外,还利用平台互动功能,添加了较多的互动练习环节,借助平台中的线上讨论功能开展“头脑风暴”,提升学生的课堂互动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环节当中。尤其是在视频制作项目学习中,通过平台的AI互动功能,可以从表情、手势、语音、语义等维度对学生录制提交的视频作业进行评估,并给出反馈意见,这种实用、及时又具有科技感的互动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李颖
        线上教学在客观上拉远了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需要教师在线上教学更加用心、用情才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航空服务系李颖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心、用情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教师。
        李颖老师承担了《综合素养》《应用文写作》和《播音基础》三门课程的线上教学任务。虽然课程不同,但李老师找到了共同点,那就是这些课程都需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拓宽其知识面,提升其文化素养。
        针对航空服务系学生特点,李老师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和要求,通过“激趣、激励、激发、激活”四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展示天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其中,“激趣”,通过“今天是什么日子”“百科知识问答”“新闻播报”等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新闻、历史事件等,渗透思政教育,弘扬正能量;“激励”,适时运用共享屏幕展示优秀作业、列出表扬名单、随机奖励等手段,激励学生在线上课堂中找到自我;“激发”,提前进入课堂,打开摄像头面带笑容地与每一名学生打招呼,激发学生学会“表白”,在“表白”中打开摄像头展露笑容;“激活”,师生互动袒露心声,统一布置课堂虚拟背景,师生共同营造直播间的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线上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满激情利用大思政资源,开展课程思政,触动学生心灵成为李颖老师线上教学的鲜明特色。

付立军
        交通运输系付立军老师,所教授的《汽车喷漆》课程同样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在线上教学期间同样遇到了困难:学生居家学习,没有专业的实训场地,没有实训设备;而且,付老师所教授的班级全部为男生,活泼好动,爱动手操作,如何让这些“大男孩”坐在屏幕前安心上课一直是个难题。
        破解这些难题的“秘方”,付老师说当然不是手中的教鞭,而是对待学生的一颗真心。他尊重学生的客观情况,在线上教学前夕给学生寄去了三封“疫情下写给汽车喷漆班孩子们的信”,以朋友、长辈的口吻向学生们表达了关爱之情、师徒之谊。虽然通篇没有提及课堂纪律、学习要求,但处处却流露出对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期待。“三封信”表达了付老师的“教育心、责任心”,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针对难以实训操作的问题,付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指派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其他组员完成各项任务。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时,不做硬性要求,给予小组足够的发挥空间,学生的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在“刮腻子”实训时,把实训场地挪到了自己家的院子里,没有真实的实训设备(刮刀),学生们就把家中的菜铲子拿来代替;没有腻子,学生就用“和泥”代替了腻子;没有车门板件,学生们把自己家的大门当成了板件左刮右刮……学生们积极参与,开动脑筋,训练得“不亦乐乎”,争相拍摄小视频,付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评,和学生们一起打磨每一个动作,强化“握刀手法、安全意识”等,教学的重难点也随之得以突破。

        教师们的各种“妙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在学校召开的“云端学生座谈会”会上,同学们表达了对丰富的线上课堂的认可和喜欢,表示老师在线上使用的雨课堂、UMU、弹幕、抽签小程序、小管家软件等,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们能巧妙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工具、场景、设备开展教学,让学习更有趣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
 
 
搜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