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妇联关于表彰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决定》公布,我校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5月12日下午,昌平区妇联为中心进行授牌。区妇联主席隋彦玲,区妇联权益部部长张媖,区教育工会主席王长军,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张建飞、聂莹老师参加授牌仪式。
中心共有教职工5人,其中女性4人。中心副主任朱厚颖向与会领导汇报了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
中心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全体教职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爱国守法,自觉弘扬“四有”、“四自”的精神,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用实际行动为服务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重调研。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中心深入到全区中小学校,开展33次382人的需求调研,运用大数据绘制区域劳动教育需求“画像”。
二、勤研发。基于调研结果,结合学段培养目标,以“食、礼、传、耕、创、数”六方面为抓手,创建“劳动六艺”课程模型。研发400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覆盖生产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完成《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手册》四册、《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课例集》一册。
三、勇创新。敢于创新实践,开展“来校上课”“送课到校”“线上劳动教育”等多途径的课程实施。在停课不停学阶段,开发线上课程36项,实施共计5万余人次;开展线下课程实践53项,服务全区中小学生2万余人次。课程得到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满意度达95%以上。现阶段正面向昌平区初二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式劳动教育实践,包括冰球运动员、航空行业一体化、mini小花束、押花、木艺装饰设计、汽车冰点检测、赛车、无人机编队、西式面点(欧蕾卷制作、肉松小贝制作、云朵蛋糕)、中式面点(驴打滚)、西式烹调(披萨、意大利肉酱面)、创意短视频拍摄等课程,截止日前已实施27所学校2962人。
四、广交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研讨,参与“教育部教师司2020年国培示范综合改革项目(劳动教育)培训”,开展280人次的培训,助力全国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与史家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合作,组织专业团队多次实地考察,与史家小学教师团队对接,制定“家居设计与装饰”的主题方案,以“劳动创造最美生活”为理念,围绕创造性劳动、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建设沉浸式实践体验教室,并在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进行展示。
在中心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经验成果被各级平台广泛报道。2020年3月,案例《开展劳动教育 促进职普融通》被选入教育部劳动教育典型做法案例;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随后,隋彦玲主席为中心授牌。
区教育工会主席王长军对中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意手眼脑的综合运用;二是充实学习内容,将动手反馈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三是融合职业生涯,帮助学生寻找兴趣,从小培养职业自我认知。
隋彦玲主席对中心的工作给予肯定,她提到劳动教育课程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也可以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借助优势资源,真正发挥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作用,发扬巾帼精神,戮力同心,为区域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左欣副校长感谢区教委的信任与区妇联的支持,并表示“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是荣誉也是激励,中心将不断努力,全力以赴地继续开展劳动教育服务,努力打造昌平区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隋彦玲主席一行还观摩学校在中小学劳动课程中开展职业体验课程情况,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接待等给予高度认可。
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是对学校中小学劳动教育服务的肯定,也是对中心教师的激励,学校将继续开展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昌平区的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建设贡献力量,助力打造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
中心共有教职工5人,其中女性4人。中心副主任朱厚颖向与会领导汇报了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
中心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全体教职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爱国守法,自觉弘扬“四有”、“四自”的精神,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用实际行动为服务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重调研。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中心深入到全区中小学校,开展33次382人的需求调研,运用大数据绘制区域劳动教育需求“画像”。
二、勤研发。基于调研结果,结合学段培养目标,以“食、礼、传、耕、创、数”六方面为抓手,创建“劳动六艺”课程模型。研发400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覆盖生产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完成《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手册》四册、《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课例集》一册。
三、勇创新。敢于创新实践,开展“来校上课”“送课到校”“线上劳动教育”等多途径的课程实施。在停课不停学阶段,开发线上课程36项,实施共计5万余人次;开展线下课程实践53项,服务全区中小学生2万余人次。课程得到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满意度达95%以上。现阶段正面向昌平区初二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式劳动教育实践,包括冰球运动员、航空行业一体化、mini小花束、押花、木艺装饰设计、汽车冰点检测、赛车、无人机编队、西式面点(欧蕾卷制作、肉松小贝制作、云朵蛋糕)、中式面点(驴打滚)、西式烹调(披萨、意大利肉酱面)、创意短视频拍摄等课程,截止日前已实施27所学校2962人。
四、广交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研讨,参与“教育部教师司2020年国培示范综合改革项目(劳动教育)培训”,开展280人次的培训,助力全国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与史家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合作,组织专业团队多次实地考察,与史家小学教师团队对接,制定“家居设计与装饰”的主题方案,以“劳动创造最美生活”为理念,围绕创造性劳动、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建设沉浸式实践体验教室,并在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进行展示。
在中心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经验成果被各级平台广泛报道。2020年3月,案例《开展劳动教育 促进职普融通》被选入教育部劳动教育典型做法案例;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随后,隋彦玲主席为中心授牌。
区教育工会主席王长军对中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意手眼脑的综合运用;二是充实学习内容,将动手反馈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三是融合职业生涯,帮助学生寻找兴趣,从小培养职业自我认知。
隋彦玲主席对中心的工作给予肯定,她提到劳动教育课程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也可以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借助优势资源,真正发挥职业教育育训并举的作用,发扬巾帼精神,戮力同心,为区域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左欣副校长感谢区教委的信任与区妇联的支持,并表示“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是荣誉也是激励,中心将不断努力,全力以赴地继续开展劳动教育服务,努力打造昌平区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隋彦玲主席一行还观摩学校在中小学劳动课程中开展职业体验课程情况,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接待等给予高度认可。
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是对学校中小学劳动教育服务的肯定,也是对中心教师的激励,学校将继续开展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昌平区的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建设贡献力量,助力打造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