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加强课程思政的行动方案》,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方面,开展一系列举措,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系列培训,提升教师思政水平
4月9日,北京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梁燕以“润物无声 育人有情: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践”为主题,从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脉络、教育属性、内涵再认识、案例分享和点评四个方面,为教师进行培训。
4月22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海霞以“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意义、内涵及实践路径”为主题,从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及机制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培训。
专家们的培训指导,让老师们深入地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内涵,并从其他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的优秀案例中吸取经验和做法,更清晰地把握顶层设计、有机结合、精准施策、评价引领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增强了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打下基础。
打磨研究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
3月上旬,学校开展了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研究课,由贯通培养部田莉、交通运输系杜晓丹、学前教育系鹿群等6位教师主讲。学校教育集团党委委员全部参与听课和评课。党委书记、校长段福生在评课时强调: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修炼,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深入研究,各系要形成思政课程教学规范,突出“三教”改革的创新。
全员参与,课程思政蔚然成风
4月19日,组织开展全校教学设计说课比赛。经过系室初选推荐的 16名教师参加校级比赛,由教学教师发展中心、督导室以及各系室领导担任评委。每名参赛教师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10分钟说课。评委从教学理念、教学分析、课程思政等10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并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
以比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快速提高了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课堂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
4月,在全校范围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研究课活动,由教师自主报名、各系推进,最终22位教师进行研究课展示,涵盖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文化课,以及无人机、园林等专业课。老师们从三维目标的制定、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内容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准备。一批教师脱颖而出,将在昌平区内进行研究课展示。
接下来,学校将打造学校思政课程理论课和“课程思政”课的标杆课例,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新局面,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