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锲而不舍。近期的昌职,喜讯连连,师生频频获奖。
无人机应用技能远程研判大赛
2020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无人机应用技能远程研判大赛国内赛决赛于12月19日在山东潍坊职业学院顺利闭幕。学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2支代表队斩获1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的成绩,学校被评选为最佳组织奖。
本次比赛是在金砖国家“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大型赛事,赛项体现了行、校、企联合设计思路,将现代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实际生产过程设计到赛项中,以无人机组装、调试、应用飞行为内容。
我校派出2支代表队于11月18号以预赛并列第一的成绩从近百所院校中成功入围决赛,与来自全国32所中高职院校49支中国赛队以及5支国际赛队展开激烈的角逐。
本次决赛共分为三项,比赛任务分别是:无人机仿真与组装、无人机飞行操控、无人机编队表演。总分为 1000 分,其中无人机仿真与组装占 40%,无人机飞行操控占 30%,无人机编队表演占 30%。最终,由王浩磊、高翔2名同学组成的赛队获得决赛一等奖;由于乐、孙嘉呈2名同学组成的赛队获得决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刘迪、武亚平、王赛云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12月9日至12日,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国赛”)现场决赛在湖南株洲举行。12月12日,比赛执委会公布了拟获奖项目名单,学校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为全国中职组比赛获奖数量最多学校之一。
汽车运用与维修团队(张翔、牛光辉、王艺萱、刘靖宇)带着《检查保养汽车空调系统》作品,在国赛的现场进行了6分钟的教学实施报告介绍、在12-16个教学设计中随机抽选进行两段无学生教学展示、团队合作答辩等环节,最终荣获中职组专业技能课程一组比赛二等奖。
学前教育专业团队(王姿、赵小平、刘凤芝、杜娟)的《亲子游戏实施与指导》作品,荣获国赛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比赛三等奖;烹饪专业团队(彭兴全、肖鸶鸶、李伟松、杨丽丽)的《百姓餐桌上的面食》作品,荣获国赛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比赛三等奖。
第四届中英一带一路创新创业技能大赛
12月19日,第四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线上决赛学生赛在云端开幕。比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NCEE(China)主办,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比赛面向全学科专业学生,主要考察学生基于新技术、新思维和新商业伦理的创新理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由创业模拟运营实操和创新创业项目答辩两个竞赛模块组成。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管理、选手路演、专家答辩等方式,展示项目的创新水平,考核选手应用基于大数据等新技术、互联网新思维等知识技能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实战能力。
我校学生王琦、唐文慧、毕思琪、韩子洋、陈晓慧5人组成的参赛团队,与全国32所院校40支学生团队同场竞技,最终获二等奖。
全国航空职业院校空中乘务技能大赛
12月17-19日,2020年“无国界杯”全国航空职业院校空中乘务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镇江航空教育小镇成功举办。全国68所职业院校118支参赛队伍参与本次比赛,经过重庆、三亚、济宁和廊坊四站复赛的角逐,25所院校、36支参赛队的144名选手最终入围决赛。
大赛秉持“创新技能、成就未来”的宗旨,以竞技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客舱服务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赛点,涵盖职业形象展示、理论知识、客舱服务、机上急救、特情处置五大赛项,结合团队展演、机考答题、实操演练、单人VR操控等形式全方位考核选手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我校航空服务专业8名学生组成的北京城市学院昌平教学部2支队伍,一路通过初赛、复赛,成功晋级决赛,斩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北京市职业院校中华传统诗文大赛
11月13日,北京市职业院校中华传统诗文大赛如期举行,共有23所北京市中职学校150多名学生参赛,我校学生6名学生参加比赛,并荣获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在赛场上,学生充分展示出了自己平时艰苦训练的水平,沉着冷静答题,经过激烈角逐,信息技术系张旭、骆蓉平,学前教育系刘炎获得一等奖;航空服务系胡竞舟,信息技术系邹湘琼获得二等奖;南口校区琚金瑞获得三等奖。
昌平区第二十三届学生艺术节
12月9-16日,由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会举办的昌平区第二十三届学生艺术节在黄城根小学昌平学校举行。此次艺术节包括合唱、朗诵、戏剧、音乐剧、戏曲等多个项目,学校学生参加戏剧、朗诵类展演获得1个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
贯通培养部师生排练完成的话剧《红岩》,凭借学生们熟练的台词,饱满的情绪,动情的表演,展现了贯通学子的实力与努力,打动了在场的评委,最终脱颖而出,获得戏剧类展演中学组全场最高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师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并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促使更多学生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