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首届民航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我校郑艳秋副校长受邀参与主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民航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圆桌论坛并做分享发言。
此次论坛,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主办,中国民航报社、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协办,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各地民航业相关企业、职业院校和保障单位专家参与此次论坛。
圆桌论坛中,郑艳秋副校长首先介绍了我校及航空服务专业发展情况,她指出航空服务专业办学20年来成为优势传统专业,源于领导的支持、大量的资源以及行业内的帮助,并表示职业教育新时代是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作为院校,学校针对“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如何让学生更加符合民航业需求”两个问题进行“三教改革”,让学生真正的爱学习、会学习,且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针对“三教改革”,郑副校长还分享了五项改革举措:1、内容改革。内容改革包括教材和资源建设,“1+X”证书制度既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也是一个促进融入行业新标准、新业态、新技术的良好渠道。2、模式改革。模式改革一是在实施层面上考虑“工学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真实的工作场景。二是加快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3、评价改革。建立根据行业能力模型进行测评,通过能力鉴定将学业评价纳入到学分银行的评价体系。4、教师改革。“双师”队伍建设,在“结构和素质”两个层面实现,结构层面体现在行业专家走进学校进行授课,素质层面实现体现在提升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5、体制改革。体制改革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引入产业资源,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关系,共同推行工程师学院。
同时,郑副校长表示,在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校将继续推进数据化、精准化管理;推进能力综合化发展。在国家提出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坚持以技能加综合素养的模式为抓手,推进航空服务专业建设,发展育人生态化。与企业、行业、政府合作,提高专业发展质量。
此次论坛,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主办,中国民航报社、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协办,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各地民航业相关企业、职业院校和保障单位专家参与此次论坛。
圆桌论坛中,郑艳秋副校长首先介绍了我校及航空服务专业发展情况,她指出航空服务专业办学20年来成为优势传统专业,源于领导的支持、大量的资源以及行业内的帮助,并表示职业教育新时代是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作为院校,学校针对“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如何让学生更加符合民航业需求”两个问题进行“三教改革”,让学生真正的爱学习、会学习,且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针对“三教改革”,郑副校长还分享了五项改革举措:1、内容改革。内容改革包括教材和资源建设,“1+X”证书制度既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也是一个促进融入行业新标准、新业态、新技术的良好渠道。2、模式改革。模式改革一是在实施层面上考虑“工学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真实的工作场景。二是加快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3、评价改革。建立根据行业能力模型进行测评,通过能力鉴定将学业评价纳入到学分银行的评价体系。4、教师改革。“双师”队伍建设,在“结构和素质”两个层面实现,结构层面体现在行业专家走进学校进行授课,素质层面实现体现在提升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5、体制改革。体制改革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引入产业资源,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关系,共同推行工程师学院。
同时,郑副校长表示,在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校将继续推进数据化、精准化管理;推进能力综合化发展。在国家提出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坚持以技能加综合素养的模式为抓手,推进航空服务专业建设,发展育人生态化。与企业、行业、政府合作,提高专业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