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举行

时间:2019/9/19 15:54:00

        9月18日下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与德国卡尔斯鲁厄手工业协会、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友好促进协会(以下简称中德职教友协)的“中德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举行。
        卡尔斯鲁厄手工业协会总会长Gerd Lutz、协会培训学院院长Patrick Jakob,中德职教友协主席Hartmut Mattes,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黄侃、职成处处长王东江,昌平区教委副主任徐大生,清华大学基础实训中心副主任洪亮,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事务顾问朱稼等出席签约仪式。
        徐大生副主任致辞,对三方签约表示祝贺。他表示,昌平职业教育借助北京市教委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师培训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借助三方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昌平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水平,推动昌平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黄侃副主任、Gerd Lutz总会长、Hartmut Mattes主席分别代表三方进行签约。王东江处长、Patrick Jakob院长、朱稼顾问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三方将携手合作,积极探索在北京建立“中德职业能力评价认证中心”和“中德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中心”。
        Patrick Jakob院长介绍了培训学院的主要功能与做法,详细介绍了学徒培养、资格认定的途径、方式与内容,指出学院会根据不同企业、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以满足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Gerd Lutz总会长讲话,介绍了手工业协会所开展的主要项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够发挥出手工业协会优势,拓展更多的合作项目,为中方提供资质认定,为更多的学徒提供培训机会。
Hartmut Mattes主席讲话。他简单回顾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历程,对中德职教合作项目在北京的实施落地表示肯定,尤其是以昌平职业学校为代表的北京职业院校,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拓展资质认定、学徒培训等内容,促成更多的合作项目实施,推动中德双方的职业教育发展。
        黄侃副主任讲话。他简单回顾了北京市与德国巴符州的职业教育合作历程,指出德国的工匠精神、先进的职教理念、教学方式手段等,让北京职业院校的数百名教师、数千名学生受益匪浅,帮助北京职教逐步建立起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框架。他表示,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开放发展的黄金时期,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在评价认证体系和高水平师资培养方面加以探索,促进中德职教深入发展。
        此次签约,标志着北京职教与德国的国际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双中心”建设将极大提升中德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签约仪式由北京市教委职成处余俊主持,北京市部分职业院校的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观看了中德职教合作视频;参观了昌平职业学校的中德汽车教育文化交流中心、IT产业人才实训基地、京东农村电商生态中心等,对学校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给予高度肯定。

背景链接:
        2015年,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卡尔斯鲁厄手工业协会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友好促进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遴选了多所高水平职业院校,分别在汽车维修、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开展了教育模式改革先导项目。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作为项目试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施了胡格教育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成为中德职教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
        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借助三方合作平台,深化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职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培养高水平职教教师队伍,取得丰硕的国际合作成果,更好地推进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
 
搜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