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发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和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推进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做好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工作。继续实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启动信息惠民工程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试点项目。推进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二期)。举办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大赛,推出一批大赛成果。完善信息化建设数据采集和监测制度。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
8. 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继续开展中德、中英、中荷等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和合作项目。推动中美、中澳、中非、中国-南美高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继续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基会等的相关合作项目。扩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国际合作试点范围。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出一批国际合作典型案例。
三、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9.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推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完成第二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验收工作。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等项目,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绩效。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调整政策研究。推动各地调整布局结构,加强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10. 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开展职业院校规范管理年活动。制定印发职业院校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组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委员会。召开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公布一批学校管理典型案例。指导各地以省为单位开展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11.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推动各地做好助学政策落实、督导检查等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和各地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现免学费,调整助学金标准,提高助学水平。推动各地及时足额安排配套的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助学资金。推动提高高职学生奖助学金覆盖面。推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办法。争取高职院校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
四、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12. 加强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完善东中西部合作机制,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特别是示范性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师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实施华夏基金会职教项目,扶持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做好东部地区职教集团对口帮扶滇西工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探索支持政策,完善长效合作机制。指导民族地区分区制定规划,加强省级统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办好内地民族中职班。进一步推广“9+3”经验。